在一片树荫下,女孩爱丽丝静静地阅读着书籍,眼皮沉重,终于抵挡不住困意。就在这时,一只穿着白色西服的兔子吸引了她的注意,兔子匆匆而过,爱丽丝的好奇心被勾起,她毫不犹豫地追赶着兔子。
兔子消失在拐角处,爱丽丝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宽敞的大厅里。桌上摆放着一个写着“喝掉找”的小瓶子,口渴的爱丽丝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,却没想到自己竟然瞬间缩小。她焦急地寻找解决办法,无意间发现了一盒蛋糕,吃了之后,她迅速长高,甚至触碰到了天花板。恐惧随之而来,她的眼泪在空中汇聚成一片咸水湖。
就在这时,兔子出现了,爱丽丝请求帮助。兔子惊慌失措地逃跑,爱丽丝捡起兔子掉落的扇子,一扇之下,自己再次缩小。不幸的是,她滑进了咸水湖,原来那是由她的眼泪汇聚而成的。湖中聚集了许多动物,上岸后都冷得直哆嗦。
喧哗声引她来到一座花园,那里的人们正在争论纸牌游戏。爱丽丝指出他们的错误,却遭到反驳。突然,她惊醒了,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树荫下,恍然大悟,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。
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》是刘易斯·卡罗尔创作的世界儿童文学经典。这部作品最初是卡罗尔为朋友的孩子讲述的故事,后来经过修订、扩充,于1865年正式出版。书中丰富的想象力和隐喻深受各代儿童喜爱,也被视为严肃文学作品。
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,在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时,意外掉进了兔子洞,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她时而变大,时而变小,经历了各种奇遇。她遇到了爱说教的公爵夫人、神秘莫测的柴郡猫、神话中的格里芬和假海龟、总是叫喊着要砍别人头的扑克牌女王和一群扑克士兵,参加了一个疯狂茶会、一场古怪的槌球赛和一场审判。直到最后与女王发生冲突时才醒来,发现自己依然躺在河边,姐姐正温柔地拂去落在她脸上的几片树叶。
书中充满了有趣的文字游戏、双关语、谜语和巧智,如第二章章名里的“Tale(故事)”因为被爱丽丝听成同音的“Tail(尾巴)”而闹出了笑话。故事中的角色名也影射了作者身边的人,如第三章里的渡渡鸟(dodo)是作者自己(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,听起来像dodo这个词)、鸭子(duck)是朋友Duckworth、鹦鹉(Lory)是爱丽丝的姐姐Lorina,小鹰(Eaglet)是爱丽丝的妹妹Edith。
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》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其英国式的幽默。作者以轻松、诙谐的笔调去叙述、描写,充满了笑语、傻话、俏皮话或双关语,而其中都蕴含深意。红王后命令刽子手砍掉柴郡猫的头,而这只能够渐隐渐现的怪猫正好隐去了身体,只留下一个咧着阔嘴笑的猫头挂在树梢,刽子手顿时傻了眼:砍头是要把头与身体分家,可这没有身体的头又从哪儿砍下来呢?这种神妙的幽默艺术,历来为人们所称道,回味无穷。
由于作品的广受欢迎,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》曾被改编成各种体裁,包括电影、舞台剧和动画。还出现了各种仿作,如沈从文的童话《阿丽思中国游记》便是假托爱丽丝续集的名义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。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题材也不时被各种日本漫画套用,如由贵香织里的《毒伯爵该隐》和《樱兰高中HOST部》、山田南平的《红茶王子》等。
《爱丽丝漫游奇境记》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幽默的童话故事,它不仅深受儿童喜爱,也为成年人提供了无尽的乐趣。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,这部作品依然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。